我市出台珠海市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年6月9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珠海市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这是我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义》、《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按照《珠海市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我市力争到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R&D/GDP)达到3%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50家。实现研发投入、孵化能力、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型大型骨干企业、上市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等“8个倍增”,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体实施8项行动计划:
一是实施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对通过认定、复审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助,对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靶向指导和重点支持,三年累计入库企业不少于1000家,力争到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50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到2017年形成1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的创新型企业第一梯队。大力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力争到2017年孵化器面积从目前的36万平方米倍增至10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从268家增至1000家左右。
二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增强高校的创新支撑能力,与中山大学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中大新增的大型科学装置、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主要向珠海校区配置。实施《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10个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在珠10所高校向理工类、科技类转型。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公共平台服务水平,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到2017年,建成各类公共技术平台超60家,新型研发机构“倍增”到2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32%。
三是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行动。围绕智能环保家居、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和智能电网等现有优势产业配置创新要素,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积极培育和布局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等未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的部署,未来三年将投入300亿元资金,对全市60%的工业企业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落实重大科技专项联合推进工作框架协议,省市共同推动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智能机器人等九个重大科技专项,促进科技成果在珠海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
四是实施创新载体建设行动。以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推动高新区优化提升“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争创一流的创新型园区。横琴新区发挥自贸区和制度创新优势,带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壮大。以高新区、横琴新区为平台,在知识产权、科技金融、人才激励、珠港澳科技合作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
五是实施科技金融结合行动。发挥横琴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集聚的优势,促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发挥市创业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更多优质创业投资机构和设立重点产业投资基金,到2017年股权投资企业“倍增”至1200家,进一步活跃我市创投市场,吸引一批科技型企业落户。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上市的培育指导力度,到2017年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含新三板)“倍增”至100家。
六是实施人才集聚行动。实施珠海《人才开发促进条例》和“蓝色珠海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引进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到2017年,引进诺贝尔奖得主、院士10名左右,创业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0名,建设博士后工作站50个、招收培养博士后100名,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达600人。实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率先探索大学生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就业新模式。出台综合性创业扶持政策,省市共建综合性创业孵化(实训)示范基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七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加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建设。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横琴特色试点平台,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和跨境交易特色业务,为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提供新机制和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
八是实施创新环境支撑行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珠海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等“1+N”配套政策,修订《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完善激励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建立全市统一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信息平台。深化珠港澳科技合作,积极参与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点国别及区域合作等项目,融入全球创新网络。